2009-2017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编辑:小六
来源:学姐
2017-05-02

一、2009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Ⅰ.考查目标

社会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社会心理学考研_2009_2010_2017_2017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心理学考研科目)

普通心理学 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分

实验心理学 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Ⅲ.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2.突触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种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测量

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2.视觉现象

3.视觉的生理基础

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2.听觉现象

3.听觉的生理基础

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2.味觉

3.触觉

4.动觉

5.内脏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2.错觉的种类

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4.短时记忆的特征

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2.遗忘曲线

3.遗忘理论

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二、2010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社会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涉及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群体心理、传播心理、经济心理、宗教心理、人格培育、心理健康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以科学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识记:国人区别于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特征是关系本位;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发表于1908年,提出社会本能论;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之父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陆志伟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产生于欧洲,发展在美国。

理解:心理现象的类别。

综合应用:社会心理的文明本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识记: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设计的实质;问卷设计的原则

抽样研究中的随机化原则。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期待效应;研究效度;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的主要区别;定性研究的一般特点。

第三章 人际关系

识记:黄光国的人际关系理论;侵犯行为的类别;

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社会测量法;人际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曝光效应;自我表露;阿特曼关于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密切关系的基本特征;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际冲突;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人际合作的必要条件;利他行为四个基本特征;旁观者效应;发生侵犯行为的原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识记:社会知觉;反射性评价;刻板印象;归因;韦纳的成就归因;归因的三维理论;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社会认同;中心特质效应;文化认同。

理解:社会知觉的内容;自我知觉的含义及其基本成分;自尊的影响因素;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阿特曼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

综合应用: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出正性评价。

第五章 社会动机

识记: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成就动机;社会动机;劳伦兹、麦奎尔、弗洛伊德、马斯洛、麦独孤等人关于动机的理论。亲和动机;萨赫特的“焦虑亲和”假说。

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恋权情结”。

第六章 社会感情

识记:突生属性;集体恐惧、集体敌视、集体欢乐;社会激情;幸福感的主要成分。

理解:集群情绪;情绪管理3W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激情;中国人社会焦虑的主要表现。

第七章 社会态度

识记:态度的功能。

理解:霍夫兰等人的态度三要素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其优点;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组织承诺。

综合应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

第八章 群体心理

识记:美国心理学家阿什的判断直线长短实验;从众心理。

综合应用:群体的促进与干扰作用;去个性化。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心理

理解:舆论、民谣、时尚的基本特点。

综合应用:谣言产生的原因;谣言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章 经济心理

识记:中国人的消费原则。

理解:差序格局。

第十一章 宗教心理(不考)

第十二章 人格培育

理解:人格的含义;人格的基本特征;气质的主要类型;人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识记:精神分析、认知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理解: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异常类别。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意见

一、对有关能力层次要求诸术语的解释

本大纲对于整本教材作了梳理,同时也是考核需要落实的要点。

(一)识记的要求,就是能够记忆、识记。

(二)理解的要求,就是能够解释、把握、概括、理解和归纳。

(三)综合运用的要求,就是能够加以论述、分析、综合和实际操作。

二、 关于教材

本课程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所使用的教材是: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三、 学习方法指导

(一)认真阅读本大纲,明确考核内容范围和考核目标。

(二)了解题型,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 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据,试卷的内容和材料均取自“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二)本大纲已经规定了试卷试题的考核目标和能力层次。

(三)试卷的内容和能力层次以及难易度,已经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之规定,即2﹕3﹕3﹕2(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的原则命题。

(四)本课程试卷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题型举例见附录。

(五)考试时间:150分钟。题量是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度。

三、2017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社会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涉及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群体心理、传播心理、经济心理、宗教心理、人格培育、心理健康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以科学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识记:国人区别于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特征是关系本位;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发表于1908年,提出社会本能论;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之父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陆志伟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产生于欧洲,发展在美国。

理解:心理现象的类别。

综合应用:社会心理的文明本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识记: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设计的实质;问卷设计的原则

抽样研究中的随机化原则。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期待效应;研究效度;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的主要区别;定性研究的一般特点。

第三章 人际关系

识记:黄光国的人际关系理论;侵犯行为的类别;

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社会测量法;人际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曝光效应;自我表露;阿特曼关于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密切关系的基本特征;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际冲突;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人际合作的必要条件;利他行为四个基本特征;旁观者效应;发生侵犯行为的原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识记:社会知觉;反射性评价;刻板印象;归因;韦纳的成就归因;归因的三维理论;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社会认同;中心特质效应;文化认同。

理解:社会知觉的内容;自我知觉的含义及其基本成分;自尊的影响因素;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阿特曼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

综合应用: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出正性评价。

第五章 社会动机

识记: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成就动机;社会动机;劳伦兹、麦奎尔、弗洛伊德、马斯洛、麦独孤等人关于动机的理论。亲和动机;萨赫特的“焦虑亲和”假说。

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恋权情结”。

第六章 社会感情

识记:突生属性;集体恐惧、集体敌视、集体欢乐;社会激情;幸福感的主要成分。

理解:集群情绪;情绪管理3W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激情;中国人社会焦虑的主要表现。

第七章 社会态度

识记:态度的功能。

理解:霍夫兰等人的态度三要素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其优点;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组织承诺。

综合应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

第八章 群体心理

识记:美国心理学家阿什的判断直线长短实验;从众心理。

综合应用:群体的促进与干扰作用;去个性化。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心理

理解:舆论、民谣、时尚的基本特点。

综合应用:谣言产生的原因;谣言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章 经济心理

识记:中国人的消费原则。

理解:差序格局。

第十一章 宗教心理(不考)

第十二章 人格培育

理解:人格的含义;人格的基本特征;气质的主要类型;人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识记:精神分析、认知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理解: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异常类别。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意见

一、对有关能力层次要求诸术语的解释

本大纲对于整本教材作了梳理,同时也是考核需要落实的要点。

(一)识记的要求,就是能够记忆、识记。

(二)理解的要求,就是能够解释、把握、概括、理解和归纳。

(三)综合运用的要求,就是能够加以论述、分析、综合和实际操作。

二、 关于教材

本课程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所使用的教材是: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三、 学习方法指导

(一)认真阅读本大纲,明确考核内容范围和考核目标。

(二)了解题型,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 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据,试卷的内容和材料均取自“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二)本大纲已经规定了试卷试题的考核目标和能力层次。

(三)试卷的内容和能力层次以及难易度,已经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之规定,即2﹕3﹕3﹕2(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的原则命题。

(四)本课程试卷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题型举例见附录。

(五)考试时间:150分钟。题量是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度。

【附录】

题 型 举 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的内核是 【 B 】

A.文化 B.文明 C.社会 D.心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播的基本类型有 【 ABCD 】

A. 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内向传播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首因效应

答案要点: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根据此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形成印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人们何时会发生归因行为?

答案要点: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负性事件发生

事件对个体很重要,但是又不甚了解。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身边的例子,说说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要点 :

(1)三个维度,即内因--外因; 稳定--不稳定, 可控---不可控。

(2)合理积极归因,才能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如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3)论述层次清晰,有理有据。

四、2017社会心理学考研大纲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社会心理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涉及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群体心理、传播心理、经济心理、宗教心理、人格培育、心理健康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基础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以科学的理念和全新的方法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识记:国人区别于西方个人中心主义的特征是关系本位;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发表于1908年,提出社会本能论;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之父的原因;在中国,社会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陆志伟1924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产生于欧洲,发展在美国。

理解:心理现象的类别。

综合应用:社会心理的文明本质。

第二章 研究方法

识记: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设计的实质;问卷设计的原则

抽样研究中的随机化原则。

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点;期待效应;研究效度;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的主要区别;定性研究的一般特点。

第三章 人际关系

识记:黄光国的人际关系理论;侵犯行为的类别;

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社会测量法;人际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曝光效应;自我表露;阿特曼关于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密切关系的基本特征;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际冲突;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人际合作的必要条件;利他行为四个基本特征;旁观者效应;发生侵犯行为的原因。

第四章 社会认知

识记:社会知觉;反射性评价;刻板印象;归因;韦纳的成就归因;归因的三维理论;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基本归因错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自我服务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社会比较;社会认同;中心特质效应;文化认同。

理解:社会知觉的内容;自我知觉的含义及其基本成分;自尊的影响因素;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阿特曼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渗透理论的主要观点。

综合应用: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作出正性评价。

第五章 社会动机

识记: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成就动机;社会动机;劳伦兹、麦奎尔、弗洛伊德、马斯洛、麦独孤等人关于动机的理论。亲和动机;萨赫特的“焦虑亲和”假说。

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恋权情结”。

第六章 社会感情

识记:突生属性;集体恐惧、集体敌视、集体欢乐;社会激情;幸福感的主要成分。

理解:集群情绪;情绪管理3W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激情;中国人社会焦虑的主要表现。

第七章 社会态度

识记:态度的功能。

理解:霍夫兰等人的态度三要素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其优点;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组织承诺。

综合应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要素。

第八章 群体心理

识记:美国心理学家阿什的判断直线长短实验;从众心理。

综合应用:群体的促进与干扰作用;去个性化。

第九章 传播与社会心理

理解:舆论、民谣、时尚的基本特点。

综合应用:谣言产生的原因;谣言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章 经济心理

识记:中国人的消费原则。

理解:差序格局。

第十一章 宗教心理(不考)

第十二章 人格培育

理解:人格的含义;人格的基本特征;气质的主要类型;人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十三章 心理健康

识记:精神分析、认知学派、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的治疗理论与方法。

理解:心理健康含义; 心理异常类别。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意见

一、对有关能力层次要求诸术语的解释

本大纲对于整本教材作了梳理,同时也是考核需要落实的要点。

(一)识记的要求,就是能够记忆、识记。

(二)理解的要求,就是能够解释、把握、概括、理解和归纳。

(三)综合运用的要求,就是能够加以论述、分析、综合和实际操作。

二、 关于教材

本课程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所使用的教材是: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三、 学习方法指导

(一)认真阅读本大纲,明确考核内容范围和考核目标。

(二)了解题型,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

四、 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以本大纲为据,试卷的内容和材料均取自“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

(二)本大纲已经规定了试卷试题的考核目标和能力层次。

(三)试卷的内容和能力层次以及难易度,已经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之规定,即2﹕3﹕3﹕2(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的原则命题。

(四)本课程试卷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题型举例见附录。

(五)考试时间:150分钟。题量是以中等水平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度。

本文网址:https://www.ikaoxue.cn/kaoyan/201705/02-1298.html (转载请保留)

Tags:

相关文章

全站推荐

中专文凭的种类及丢失后的解决方法介绍

一、中专文凭有哪些? 二、中专文凭丢失了怎么办?可以补办的,只...

市场营销要考的证书

一、市场营销必考证书、1、唯一全国通用的标准证书为“国家劳动部...

改名字后证书还有用吗?

一、改名字后证书还有用吗?公民要求增加曾用名:凭本人申请报告、...

哪些英语考试有证书?

一、大学英语a级和b级证书是什么? 二、什么大学英语二级和三级证书...

医学类相关证书及其考试地点介绍

一、医学类的相关证书有哪次? 二、在哪里考医学证书?执业医师证...

医学生需要考的证书介绍

一、医学生可以考哪些证书? 二、医学生考哪些证书有用?3、如果你...